百业网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急救常识

急救常识

工资发放时间法律规定

清心 2025-05-01 急救常识

在我国,工资发放时间法律规定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。以下将从法律角度出发,详细介绍我国工资发放时间的法律规定,帮助广大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一、工资发放的时间规定

1.工资发放周期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五十条规定,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,实行周、日、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、日、小时支付工资。

2.工资发放日期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,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。具体发放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,但不得低于每月的20日。

二、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发放时间

1.节假日工资发放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五十一条规定,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工资的300%支付加班工资。

2.带薪年休假工资发放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四十四条规定,劳动者在年休假期间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。

三、工资发放方式

1.现金支付

用人单位应当以现金形式支付工资,具体支付地点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。

2.银行转账

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工资,但需确保劳动者能够及时、准确地收到工资。

四、工资支付保障

1.工资支付保障制度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规定,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。

2.工资支付监督

劳动者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,发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,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。

了解工资发放时间法律规定,有助于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在实际工作中,劳动者如遇到工资发放问题,可依法维权。用人单位也应遵守法律规定,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,共同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。